改善排水、美化环境
石家庄挖建民心河的动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解决城市排水问题
-
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石家庄因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面临排水能力不足的困境。为缓解市区内涝,1975年便提出利用旧石太铁路基址开挖渠道引水入市的构想,但因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原因,该项目长期搁置。
-
工程实施
1997年工程正式动工,1999年10月竣工通水,历时近两年完成。该工程通过人工开挖形成排水河,串联起市区主要排水区域,显著提升了城市排水能力,有效缓解了内涝问题。
二、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
-
生态改善
改造前,原排水河存在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问题,沿岸居民生活环境恶劣。通过清淤疏浚、生态补水等措施,河水逐渐恢复清澈,为城市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
景观打造
河岸两侧新栽绿植、修建公园、步行道等设施,形成“水系+绿化+公园”的生态体系。2025年春季综合整治中,进一步强化了景观维护,提升市民休闲体验。
三、承载城市发展需求
-
缓解缺水压力
石家庄作为北方缺水城市,长期依赖外部水源。民心河的通水不仅改善了局部的排水环境,还通过补水功能缓解了城市整体缺水压力。
-
提升城市形象
心民河成为石家庄独特的城市景观线,与滹沱河共同构成“双河城市”格局。其建设历程和生态成效,成为城市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综上,民心河的挖建是石家庄在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推动生态修复及提升城市形象等多重需求下,经过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