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冰雪消融
雨水节气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这个时节, 冰雪开始消融,化作了雨水 。雨水节气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降雨增多。在这个时期,冰雪消融后,一部分变成了地上流淌的水,一部分变成了由天而降的雨,因此称为“雨水”。
雨水节气的名称还与其在农历中的位置有关。在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是第二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此时太阳黄经达到330度。雨水的到来,预示着降雪减少,降雨增多,万物开始在雨水的滋润下萌动生长,春天正式拉开帷幕。
雨水节气的名称主要源于冰雪消融和降雨增多这两个自然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