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子宫是多少mm

孙丽芳
孙丽芳 主任医师 妇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幼稚子宫即子宫发育不良,是子宫形态、结构正常,但体积偏小、子宫颈所占比例相对较长的一种异常状态。子宫的长度不足50mm、宽度不足40mm、厚度不足20mm,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以诊断为子宫发育不良。

成年人正常的子宫大小长度为70mm到80mm、宽度为40mm到50mm、厚度为20mm到30mm,子宫体和子宫颈的比例为2:1。子宫发育不良的患者,子宫的体积明显缩小,且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异常,超声检查测量子宫的长度不足50mm、宽度不足40mm、厚度不足20mm,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变成1:1,甚至1:2,但子宫的大体形态并没有明显异常。

子宫发育不良是一种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疾病,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卵巢功能不全。进入青春期后不能正常来月经或月经过少,生育年龄段的女性不能正常怀孕、生育。

明确诊断为子宫发育不良,一般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结合雌激素片或戊酸雌二醇片等雌激素,黄体酮胶囊、醋酸环丙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治疗。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避孕套会引起妇科病吗

妇科病的范围很广,包括妇科肿瘤、妇科炎症等。避孕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屏障避孕工具,正确使用避孕套绝大多数人不会引起妇科病,极个别女性可能会引起妇科炎症。

科普文章 2022-10-09
避孕套会引起妇科病吗

医院验尿查怀孕准确吗

医院验尿查怀孕,也是使用验孕棒或早孕试纸条检测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判断怀孕。检测结果一般都比较准确,但仍然有可能存在误差。

科普文章 2022-10-09
医院验尿查怀孕准确吗

地中海贫血孕妇有哪些症状

地中海贫血孕妇症状与贫血严重程度相关。轻度者可能无症状或仅轻微乏力,日常活动不受影响,难察觉;中度会有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活动后加重;重度症状明显且严重,有黄疸、肝脾肿大、发育迟缓等。此外,该病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发育不良、早产、流产等。孕妇需定期产检,早发现早干预,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2-10-08

宫颈炎是宫颈糜烂的意思吗

宫颈炎是发生在宫颈部位的炎症性病变,属于病理现象;宫颈糜烂是指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一种生理现象。宫颈炎不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科普文章 2022-10-08
宫颈炎是宫颈糜烂的意思吗

叶酸吃多了有什么危害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参与体内一碳单位的代谢,发挥着重要功能。叶酸吃多了大部分都会通过尿液排出,不引起明显不良后果,个别人可能产生一些危害,主要包括肠道症状、皮肤过敏反应、呼吸系统症状等。

科普文章 2022-10-08
叶酸吃多了有什么危害

做了宫腔镜多久可以怀孕

宫腔镜既是一种手术治疗手段,也是一种检查方法。宫腔镜手术治疗后再怀孕时间与手术类型有关,宫腔镜检查后次月就可以怀孕,如果是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后,一般需要3-6个月再怀孕。

科普文章 2022-10-08
做了宫腔镜多久可以怀孕

老年人吃叶酸有什么好处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老人吃叶酸的好处主要包括预防和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预防和治疗H型高血压病、降低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科普文章 2022-10-08
老年人吃叶酸有什么好处

子宫动脉阻力高是什么引起的

子宫动脉阻力高,大多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和孕妇,它是由于子宫血流灌注出现异常所导致。致病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原因通常是由于孕晚期胎儿压迫子宫动脉所导致。病理性原因,常见于子宫动脉硬化或妊娠期高血压等等情况。

科普文章 2022-10-09
子宫动脉阻力高是什么引起的

hpv疫苗第三针和第二针间隔

目前市面上共分为4种HPV疫苗。分别是国产二价疫苗,进口二价疫苗,进口四价疫苗,进口九价疫苗。这些疫苗一般建议在一年之内接种完毕。但是一般都建议遵循HPV疫苗接种流程来进行接种,能够达到最好的预防效果。根据疫苗种类不同接种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科普文章 2022-10-09
hpv疫苗第三针和第二针间隔

打了加强针后月经推迟

加强针通常是指疫苗加强针。一般在注射疫苗以后,导致月经推迟的情况是比较少的。有些患者在注射疫苗以后会出现头晕或注射部位疼痛,恶心,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如果在注射加强针疫苗以后。出现月经推迟大多和注射疫苗后,心情焦虑紧张等外界因素影响到内分泌有关系。

科普文章 2022-10-09
打了加强针后月经推迟

怀孕多少周可以感觉到胎动

怀孕18 - 20周通常可感觉到胎动,它是胎儿躯体活动冲击子宫壁所致。初产妇多在18 - 20周感觉到,经产妇可能更早。胎动出现时间受孕妇腹壁厚度、胎儿活动强度等影响。若20周后未感觉到胎动,不必惊慌但要及时就医检查。怀孕28周后应定时数胎动,胎动异常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缺氧,需尽快就诊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