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外周血当中不会出现幼稚粒细胞。只要是出现了幼稚粒细胞,就要寻求背后的因素,所以就是在遇到任何一个化验结果的时候,首先应该请专业的医师进行诊治,找到原因。
不同原因的治疗方法可以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来的幼稚粒细胞偏高,治疗血液病就可以改善;如果是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说炎症、肿瘤,或者是其他的感染等,就是治疗非血液系统疾病,把原发的原因去除之后,这种反应性的幼稚粒细胞增多也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所以要对疾病的原因进行寻找,寻找之后根据不同的基础疾病,进行相应的对因治疗。
首先在外周血当中不会出现幼稚粒细胞。只要是出现了幼稚粒细胞,就要寻求背后的因素,所以就是在遇到任何一个化验结果的时候,首先应该请专业的医师进行诊治,找到原因。
不同原因的治疗方法可以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来的幼稚粒细胞偏高,治疗血液病就可以改善;如果是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说炎症、肿瘤,或者是其他的感染等,就是治疗非血液系统疾病,把原发的原因去除之后,这种反应性的幼稚粒细胞增多也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所以要对疾病的原因进行寻找,寻找之后根据不同的基础疾病,进行相应的对因治疗。
血友病分为先天性的遗传性血友病和后天获得性的血友病。凡是先天性的或者是遗传性的血友病都是遗传倾向的,因为发病原因是基因上面出现了问题,染色体的问题会一代一代往下遗传。还有一种类型叫获得性血友病,是由于后天获得性疾病导致的血友病,这种不遗传,但是也会出现遗传性血友病。
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瘤,淋巴瘤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两大类型,B细胞淋巴瘤里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是其中的一种亚型。套细胞淋巴瘤是特殊的基因突变导致了细胞的增殖。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绝大多数都是轻症的患者,无需治疗。常常是在病人体检的时候发现胆红素升高、网织红细胞升高,或者是轻度脾大来就诊。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严重的症状,比如严重的贫血或者是出现溶血危象等。对于有症状的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来讲,治疗的唯一治疗手段就是切脾,而其他的药物治疗都是无效的。
血常规计数主要看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水平。至于其他的指标可能要请专业人士来解读。但是这个指标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只通过血小板压积来判断病人的疾病或者状态。建议患者不要过度解读,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其他的化验指标。
重度贫血只是一个症状性的描述,而不是一个疾病的描述,是无法判断是否能治愈,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重度贫血首先要找原因,不同的原因的预后、治疗方法和疗效都是不一样的,只是提示目前患者存在严重的贫血状态,需要紧急处理,同时需要寻找背后的原因。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是白血病,但是临床表现上有交叉,所以绝不能够以症状或血常规的检查来替代其他的检查,做出最终的诊断,要请血液科的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是免疫抑制治疗和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是恶性的血液病,化疗、骨髓移植是常态治疗,这两种疾病差别非常显著。
白血病病人各种的发烧都可以有,可以有低热、中等发热,也可以是高热。另外在白血病的不同时期,比如在起病的时候、治疗的过程中,还有如做移植或者是后期各种情况,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发热是非常不特异的表现,但是确实是白血病的很常见的表现。
骨髓不造血的原因非常多,对于这种病人首先要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诊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骨髓不造血,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是完全不同的。血液科医生最基本的素质就是首先要积极地寻找原因,在寻找原因同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先缓解症状,在找到原因之后,要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嗜酸细胞增多有很多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原发性的嗜酸细胞增多症,还有一种是继发性的嗜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的是指骨髓里面有基因突变,导致嗜酸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这种见于慢性的嗜酸细胞白血病或者急性的白血病。继发性的是指其他疾病引起来的嗜酸细胞增多,需要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血红蛋白在6-9g的时候称为中度贫血。贫血首先要看原因。贫血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诊断,不同的原因引起的贫血,疗效、起效时间、预后都会有巨大的差别。中度贫血不是一个疾病的诊断,只是一个现象,是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的一个表述,无法判断能否治好,必须得结合背后的病因和治疗的反应,才能做出结论。
血小板增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原发原因和继发原因。原发原因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这种通过治疗原发病,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血小板增高。继发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增高需要治疗其他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者要补铁,肿瘤患者要抗肿瘤治疗等,把原发原因去除之后,升高的血小板会逐渐恢复正常。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导致的。对这个疾病只需要控制,让血红蛋白达到医生要求的范围之内就可以,并不需要根治。但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需要终身性治疗,一旦停止治疗,血红蛋白还会上去,并发症还会出现。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治愈率能够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但是骨髓移植有一定的风险。首先取决于病人的年龄、身体基础的状况,以及供者细胞的多少、原发疾病,受到影响因素非常多。骨髓移植的现有的技术条件,有效性比较满意,但依然存在风险,所以在治疗之前,需要和移植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
目前来讲还不能谈到治愈,因为慢粒白血病是慢性的血液病。自从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出现之后,该疾病的改观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因为这种药物是针对发病机制的靶向药物。但治疗的过程相当长,有的病人会出现耐药、复发的情况,也有相当多的病人可以长期缓解,甚至治愈。
血小板的正常值是在一百到三百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之间,如果超过了三百叫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一,自身的基因突变导致的血小板增多症,比如原发性血管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二,比如感染、缺铁性贫血、自身免疫病、肿瘤等可以引起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很多的危险程度。危险程度比较低危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需要根治,因为根治的代价很高,可以对症治疗使患者达到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低危患者如果出现高危转化或严重的血细胞减少也会进行骨髓移植。对于年轻的高危或者转成白血病的患者可以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成功了,可能会达到治愈。
中性粒细胞减低的原因非常多,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原发性的原因,是由于血液系统本身的疾病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系统的疾病,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第二、继发原因,就是其他疾病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比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良性疾病,指的是骨髓里面造血功能衰竭,导致了血细胞减少;白血病是恶性血液性疾病,之所以出现贫血或血细胞减少,是由于骨髓里面受到了异常细胞,也就是白血病细胞的侵犯,坏细胞占据了正常的骨髓造血的组织,导致正常造血不足,所以是完全两种性质的疾病。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的一种。贫血会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缺氧表现。如果表现在神经系统,会出现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表现在循环系统,会出现气短、体力活动下降、心慌、心悸;表现在呼吸系统,会出现呼吸急促等。每个人的症状取决于受累的脏器。另外,贫血的严重程度、个体的耐受性也会影响患者的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出现比如贫血、体重下降、发热、骨痛或者是水肿、肾功能损害等表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些表现,有些病人可能什么表现都没有,是查体的时候发现的;也有的病人只有其中的某一项表现;有些病人是所有的表现都有,症状非常不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