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需做多少次B超

我怀孕了,想知道整个孕期为了解胎儿情况,到底需要做多少次B超合适呢?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孕妇整个孕期做4 - 6次B超较为合适。 孕期进行B超检查是为了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第一次通常在孕6 - 8周,可确认是否为宫内妊娠以及有无胎芽、胎心。第二次在孕11 - 13⁺⁶周,用于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带厚度,进行早期唐氏筛查。第三次在孕20 - 24周,也就是大排畸检查,能全面观察胎儿的结构是否存在异常。第四次在孕28 - 32周,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胎位等。若有特殊情况,如孕妇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或胎儿发育异常等,可能需要增加检查次数。如果孕妇在孕期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孕妇做B超的具体次数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若孕妇有特殊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需增加检查次数。同时,B超检查是安全的,但也无需过于频繁,应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安排检查。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吃避孕药后月经提前原因及应对办法

吃避孕药后月经提前,原因有药物副作用、个体体质差异、服药时间和剂量不当、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常等,也可能由压力、环境改变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调整生活方式、补充营养、中药调理、激素治疗等,需根据不同原因选择。若月经提前频繁或伴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减少紧急避孕药使用,选适合的避孕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3-17

全切双眼皮40天出现增生怎么处理

全切双眼皮40天出现增生较常见,会随时间减轻但有复发可能,复发与个人体质、护理等有关。其形成原因包括个人体质、手术创伤、术后感染、护理不当、饮食刺激等。治疗方法有生活调整、涂抹药膏、按摩、激光治疗、A型肉毒毒素注射等,各有效果与风险。治疗后要做好伤口护理、饮食管理、防晒等,按医嘱行事,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7

孕妇空腹血糖的正常数值是多少

孕妇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1mmol/L - 5.1mmol/L,与普通人标准不同,受孕期生理变化影响。低于3.1mmol/L可能低血糖,有头晕等症状,影响胎儿营养;高于5.1mmol/L有妊娠期糖尿病风险,会增加孕妇并发症几率,导致胎儿不良后果。孕妇若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遵医嘱治疗管理,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7

减肥引发月经提前是什么原因

减肥导致月经提前,常见原因有过度节食、运动量过大、精神压力大、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影响。治疗上,需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饮食、减少运动、缓解压力、药物调理、治疗基础疾病等。减肥要科学合理,注意饮食、运动、心态和作息,月经异常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7

孕妇正常血压数值是多少

孕妇正常血压收缩压在90 - 139mmHg、舒张压在60 - 89mmHg,与普通人标准一致。此范围能保障孕妇器官血供和胎儿发育。血压持续低于90/60mmHg或高于140/90mmHg,分别可能是低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会带来头晕、子痫等危害。孕妇要定期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血压异常或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3-17

月经提前半月是怀孕了吗

月经提前半个月不一定是怀孕,可能由情绪波动、生活环境改变、内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内膜息肉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如情绪波动可心理疏导和服药;生活环境改变适应后多可恢复。此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可能致病。日常要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注意个人卫生,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17

生理期能否进行推拿

生理期通常指月经期,月经期能否推拿需看具体情况。若经期无明显不适,仅进行不涉及腹部和腰骶部、力度轻柔的普通放松推拿,可缓解疲劳和肌肉紧张;若月经量多或有严重痛经,推拿尤其是腹部、腰骶部推拿,可能使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加重,因会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穴位影响子宫收缩。经期推拿要谨慎,有需求先咨询医生,还要注意保暖休息。

名医问答 2025-03-17

孕妇怀孕到几个月不能坐飞机

怀孕超32周一般不建议坐飞机。此时孕妇身体负担重,飞行中气压、重力变化影响血液循环,增加血栓风险,且长时间坐狭窄座位会加重水肿。飞行中若出现早产等紧急情况,飞机医疗条件有限。有飞行需求应提前咨询医生、全面检查。飞行中若有异常要及时告知机组。孕期出行都要谨慎,做好准备,保持良好习惯、定期产检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7

炎症感染是否严重

炎症感染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受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患者自身状况等因素影响。感染发生在皮肤、上呼吸道通常不严重,重要器官感染则较严重;普通细菌、病毒感染大多症状轻,特殊病原体或耐药菌感染病情复杂;年轻健康人群恢复快,高危人群易恶化。轻微炎症可自愈或简单治疗,严重时会威胁生命。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

名医问答 2025-03-17

月经提前十天且出血为黑色是什么原因

月经提前十天且出血呈黑色,可能由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等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注意个人卫生。

名医问答 2025-03-17

流产后出现奶水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流产后有奶水可能因体内激素变化、乳腺受刺激、情绪波动、泌乳素增加、乳腺增生等,也可能是垂体瘤、甲减等所致。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节、减少乳房刺激、药物治疗、心理调节、芒硝外敷。如激素变化可饮食调节或用药;乳腺受刺激要减少刺激并芒硝外敷。患者要注意乳房卫生、选宽松内衣、保持心情舒畅,异常时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7

孕妇一天吃几个水果为宜

孕妇一天吃200 - 400克水果较合适。水果含多种营养,有益孕妇和胎儿健康,如维C增强免疫力、膳食纤维防便秘。但过量食用会使血糖升高、体重增长过快。食用后若有不适要及时就医。孕妇选水果应多样化,选新鲜应季水果,将热量计入总热量。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的孕妇,需严格控量并遵医嘱选水果。

名医问答 2025-03-17

月经期间吃药是否有好处

来月经时吃药是否有益因药物种类和女性身体状况而异。有经期不适,如痛经、月经过多,服用针对性药物可缓解症状;患其他疾病,部分药物能控制病情,但活血药等可能有不良影响;身体正常时,随意吃药可能破坏内分泌。总之,有不适或疾病需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正常情况下尽量避免经期吃药。

名医问答 2025-03-17

孕妇患结石通常会疼几天

孕妇结石疼痛时间为数小时到数周不等。其受多种因素影响,结石小、能顺利排出时,疼痛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结石大、难以排出,疼痛可能持续数周,孕期生理状态也会影响疼痛时长。疼痛剧烈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孕妇日常要增加饮水、适度活动,定期产检,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选安全方法。

名医问答 2025-03-17

流产后严重掉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流产后掉发严重原因多样,包括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气血不足、脂溢性皮炎等,也可能由遗传、频繁烫染头发等引起。治疗方法有调整生活作息、舒缓情绪、加强营养、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如内分泌失调可补充雌激素,气血不足可用中药调理。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此外,患者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心态。

名医问答 2025-03-17

孕妇饭后多长时间能吃水果

孕妇饭后1 - 2小时吃水果较适宜。饭后不宜马上吃水果,食物在胃内消化需1 - 2小时,饭后立即吃水果会被阻挡,易引发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还可能因发酵胀气。若消化不良症状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孕妇吃水果要控制量、多样化,血糖高的孕妇应在两餐间少量吃低糖水果,保障孕期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7

流产后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流产后内膜回声不均匀,原因多样,如子宫内膜修复不全、少量残留组织、子宫内膜炎、内分泌失调、宫腔粘连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清宫手术、宫腔镜手术、抗感染治疗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流产后要注意休息、清洁,观察出血,有异常及时就诊,定期复查。

名医问答 2025-03-17

流产后不服用药物是否可行

流产后是否吃药取决于具体情况。若流产顺利、身体恢复佳且复查指标正常,经医生允许可不吃药;若有子宫收缩不良、阴道流血多等情况,需服用益母草颗粒等促进宫缩;为预防感染,可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因个体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有差异,是否吃药要结合实际由医生判断。无论如何,流产后都要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并做好护理。

名医问答 2025-03-17

面部皱纹去除方法有哪些

面部皱纹有动态纹、静态纹等多种类型,其形成与表情肌运动、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日常可通过睡眠、防晒等方式预防和改善。明显皱纹可选择医美手段,如A型肉毒毒素注射、玻尿酸填充等,不同方法原理、维持时间和风险各异。医美治疗后需注意清洁、防晒、饮食等方面,若有异常及时就医,具体治疗效果因个体情况不同有差异。

名医问答 2025-03-17

流产后长时间平躺引发腰疼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流产后一直平躺致腰疼,原因多样,包括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腰部肌肉劳损、子宫收缩、盆腔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也可能是腰部受凉、泌尿系统结石等所致。常见治疗方法有适当活动、热敷、按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有相应处理措施。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同时注意休息、保暖、饮食,若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诊。

名医问答 2025-03-17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