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天气中暑高热需警惕! 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散热困难,易引发中暑甚至热射病,关键急救步骤为“移、降、补、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重症立即送医。预防重点包括减少外出、科学补水和穿戴防护。
湿冷天气中暑的急救措施:
- 快速转移: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空调房温度建议调至16-20℃。
- 物理降温:用冷水或稀释酒精擦拭全身,冰袋敷大动脉部位(颈部、腋窝等),持续扇风加速散热。
- 补液纠电解质:清醒者口服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单纯饮水;昏迷者禁止喂水,需静脉补液。
- 监测与送医:每10分钟测体温,若持续高热(超40℃)、昏迷或抽搐,立即拨打120,转运时保持降温措施。
湿冷天气的预防要点:
- 环境调节:避免正午外出,室内使用空调除湿模式,湿度控制在40%-60%。
- 防护装备:穿戴浅色宽松衣物,携带防晒霜、遮阳帽及解暑药(如藿香正气水)。
- 饮食作息:少量多次饮用绿豆汤、淡盐水,饮食清淡;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
特殊人群需注意: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儿童应加强室内健康监测,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时即刻干预。牢记:湿冷天中暑同样危险,及时降温与就医是保命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