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C臂机的价格范围通常在50万元至300万元人民币之间,具体价格受品牌、配置(如探测器尺寸、图像分辨率)、功能(三维成像/动态透视)及售后服务影响。国产设备价格优势明显(50万-120万),进口高端机型可达200万以上。
手术室C臂机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核心配置与功能模块上。例如,飞利浦、西门子等进口品牌的高端机型采用20cm×20cm平板探测器,支持术中三维重建和低剂量辐射模式,价格普遍在180万-300万区间;国产设备如联影、东软的同类型产品采用16cm×16cm探测器,虽无三维功能但辐射控制达标,价格可控制在80万-120万。采购时需重点关注探测器的量子效率参数(DQE≥65%为优质标准)和图像刷新率(≥30帧/秒适用于骨科动态手术)。
设备选型需结合医院实际需求。二级医院开展常规骨科或血管介入手术时,选择国产中端机型(如万东医疗的CGO-2100系列)即可满足基础需求,采购成本约60万-90万;三级医院若需支持心脏介入或神经外科精细操作,则需配备进口高端设备(如GE医疗的OEC Elite系列),预算需预留200万以上。注意核查设备的NMPA认证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功能备案情况,避免合规风险。
维护成本约占设备总价的10%-15%/年。进口品牌原厂保修期通常为1-2年,年度维护费约15万-25万;国产设备保修期可达3年,后续年维保费用约5万-8万。建议采购时优先选择提供远程诊断服务和备件库的区域代理商,可缩短停机维修周期至48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