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以供亲属使用,但需满足两个核心条件:一是亲属需为基本医保参保人,二是需通过官方渠道完成家庭共济备案。目前政策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共济给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部分地区已扩大至兄弟姐妹、祖父母等近亲属范围。关键亮点包括:共济的是账户余额而非医保卡本身、需使用亲属本人医保卡就医、线上/线下均可办理备案。
职工医保参保人可通过各地医保App、小程序或线下服务厅创建家庭共济账户,将个人账户资金授权给亲属使用。共济资金可用于支付亲属在定点机构就医购药时的自费部分、接种二类疫苗费用,甚至缴纳城乡居民医保保费。但需注意,公共卫生费用、养生消费等非医保范围支出不可使用共济资金。
办理家庭共济后,亲属就医仍需持本人医保卡结算,系统会自动识别共济账户余额并扣款。例如,父母看病时,医保报销部分按父母参保类型结算,自费部分才从子女共济账户扣除。若亲属未备案或非参保人,则无法享受共济政策。
需警惕“亲情账户”与“家庭共济”的区别:前者仅帮助亲属展示医保电子凭证,后者才实现资金共用。共济政策不覆盖配偶的父母,且异地就医需遵循参保地规则。
医保亲属共济政策强化了家庭互助,但必须合规操作,避免冒用医保卡的法律风险。建议参保人及时了解当地最新政策,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备案,最大化发挥医保账户的共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