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套取医保资金的手段多样且隐蔽,主要包括虚假住院、过度检查、伪造文书、医患合谋及分解住院等,严重侵蚀医保基金安全。
-
虚假住院与挂床骗保
医院为未实际住院的患者办理手续,伪造病历和治疗记录,或盗用医保卡虚构住院事实,以此虚报费用。部分机构甚至将门诊患者转为虚假住院,套取更高额度的医保报销。 -
过度医疗与检查
通过不必要的检查(如感冒患者做CT)或过度用药(如超剂量开药),夸大病情并虚增费用。部分医院采用“阴阳处方”,高价申报医保但实际使用低价药品,从中牟利。 -
伪造文书与数据造假
篡改诊疗记录、重复使用检查报告图像,或虚构手术、康复治疗次数。例如,多份不同患者的彩超报告显示完全相同的内容和时间戳,直接骗取医保支付。 -
分解住院与费用拆分
将本可一次完成的治疗拆分为多次住院,或强制患者在未痊愈时办理出院再重新入院,以增加报销次数。部分医院甚至动员患者中途转为自费住院,规避医保监管。 -
医患合谋与药店违规
医生与患者串通,大量开具医保药物后倒卖分赃;药店则用医保卡刷取生活用品,或以非医保药品替换医保目录内药物,变相套取资金。
这些行为不仅导致医保基金流失,更损害患者权益与医疗公平。加强监管、技术核查与举报机制是遏制此类乱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