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检查主要围绕诊疗规范、费用合规性和药品合理性展开,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一、诊疗规范检查
-
诊断与治疗合规性
核对疾病诊断是否依据临床指南,治疗方案是否与病情相符,避免过度医疗。例如,无指征进行心脏瓣膜手术或多次检查同项目(如CRP与超敏CRP重复检测)。
-
病程记录完整性
检查病程记录、住院医嘱、治疗记录单及费用清单是否与实际医疗费用一致,确保诊疗行为可追溯。
-
转诊与出院管理
审核患者转诊流程是否合规,出院时是否完成相关手续(如病床出院申请)。
二、费用合规性检查
-
合理检查项目
禁止无适应症检查(如常规CT、乙肝五项重复检测)和套餐式检查(如大便常规+隐血试验合并检查)。例如,无临床指征开具基因检测或多次检查同指标。
-
自费项目管理
明确区分医保报销范围与自费项目(如美容手术、牙科治疗、门诊咨询费),防止将自费项目纳入医保结算。
-
费用明细审核
核对医疗费用明细与诊疗项目是否匹配,防止分解住院天数套取医保资金。
三、药品与材料合理性检查
-
药品使用规范
检查药品是否在医保目录内,用药指征是否明确,避免超量或重复用药。例如,无合理指征开具2次丙型肝炎抗体检测。
-
高值耗材管理
审核大型医疗设备(如CT、MRI)的使用指征,防止过度依赖昂贵设备检查。
四、其他专项检查
-
入保体检项目
参保人员需进行健康体检(如身高体重、尿常规、血常规等),用于评估健康风险和确定医保缴费标准。
-
医保协议履行
核对医疗机构是否签订合规诊疗协议,协议条款是否符合医保政策。
五、违规行为监测
通过大数据比对、病历审查及费用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如同一患者多次重复检查、药品使用频次异常)并追责。
总结 :医保检查以保障基金合理使用为核心,既关注医疗质量,也注重费用控制和合规性。医疗机构需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医保拒付或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