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针对医保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保政策要求,提出以下整改措施方案:
一、完善医保管理制度
-
规范住院管理
-
确保住院病人一览表中“医保”标志齐全,中医治疗项目需标注治疗部位和时间。
-
严格审核住院病历,保证检查、治疗、用药符合医保政策,及时归档病历。
-
-
优化门诊管理
-
门诊就诊需核对医保卡、身份证,禁止为非定点机构代刷。
-
规范处方管理,执行处方点评制度,杜绝超量开药和违规用药。
-
-
强化费用管理
-
住院费用按医保政策结算,避免多收、少收、漏收现象。
-
建立费用实时监测机制,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
二、提升服务质量
-
信息化建设
-
推广电子医保报销系统,实现快速结算和数据共享,减少人工错误。
-
在收费端设置明显位置放置输密码小键盘,保障信息安全。
-
-
人员培训与考核
-
定期开展医保政策及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医保合规性纳入医生绩效考核指标。
-
三、强化监督与风险防控
-
完善监督机制
-
建立多层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自查、专项督查和医保部门联合检查。
-
设立医保投诉箱和咨询电话,及时处理参保人员投诉。
-
-
风险防控措施
-
建立医保基金风险预警机制,对超支项目进行重点监控。
-
严查冒名住院、分解住院等违规行为,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
四、优化服务流程
-
简化就医流程
-
推广手机APP或自助终端办理医保业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
设立医保专用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
-
加强政策宣传
-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医保政策,提高参保人员知晓率。
-
定期开展医保知识讲座,增强公众对医保制度的理解。
-
五、建立长效机制
-
动态调整机制
-
根据医疗费用变化和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定期调整报销比例和支付方式。
-
探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元化支付模式,控制基金支出。
-
-
持续改进机制
-
每月进行医保工作例会,总结问题并及时整改。
-
建立医保工作定期评估体系,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
通过以上措施,旨在规范医保管理,保障基金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保政策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