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肿物切除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皮肤或皮下良性/恶性肿物的常规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门诊即可完成的特点。 手术记录需详细描述肿物位置、大小、切除方式及术后处理等关键信息,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
-
术前评估
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肿物质地、活动度、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如超声)。疑似恶性需标注边界标记情况,明确手术指征。 -
手术步骤
- 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为主,记录用药名称及剂量。
- 切口设计:沿皮纹或肿物长轴作梭形切口,恶性肿物需保证切缘安全距离(通常3-5mm)。
- 切除技巧:逐层分离至肿物包膜外,完整摘除后测量标本体积,可疑恶性需送快速病理。
- 止血与缝合:电凝止血后分层缝合皮下与皮肤,张力较大部位需减张缝合。
-
术后处理
标注敷料更换周期、拆线时间(面部5-7天,躯干10-14天)及抗生素使用建议。病理报告需归档,恶性病例需补充扩大切除或放化疗方案。
该手术记录需字迹清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肿物特征与处理规范性,确保医疗安全与法律溯源性。术后随访应记录伤口愈合情况及病理结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