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流感病毒呈现高发态势,最新症状以突发高热(39-40℃)、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呼吸道症状(干咳、咽痛)为主,儿童及老年人症状差异显著,且甲型H1N1亚型占主导。
-
典型症状与人群差异
成人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部分伴有胃肠道症状(恶心、腹泻);儿童发热程度更高,易出现呕吐或腹泻;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低热、精神状态差或基础疾病加重。 -
传播与高发原因
病毒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春运人口流动、密闭空间聚集加剧扩散。甲型H1N1亚型占比超99%,变异能力强,易引发季节性流行。 -
高危人群与并发症
孕妇、慢性病患者、肥胖人群等易发展为重症,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早期(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可降低重症风险。 -
防护与就医提示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同时需佩戴口罩、勤通风。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尤其是高危群体。
当前流感活动水平仍处高位,需持续关注疾控部门预警,科学应对避免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