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伤寒”与西医概念不同:狭义指普通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广义涵盖部分外感热病(如流感),而西医伤寒特指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两者名称相似但病因、症状及治疗均存在本质差异,需注意区分。
- 狭义中医伤寒:对应西医的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等,分表虚证(桂枝汤)和表实证(麻黄汤)治疗。
- 广义中医伤寒:泛指外感热病,包括流感、支气管炎等,症状急重,涉及多系统,与现代部分感染性疾病重叠。
- 西医伤寒:由伤寒杆菌引发,属乙类传染病,特征为持续高热、玫瑰疹、肠出血等,需抗生素治疗,与中医伤寒无直接关联。
提示:若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需结合具体表现及检查明确病因,避免混淆概念延误治疗。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需协同应用,不可简单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