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功能低下是严重疾病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导致感染风险显著增加、预后更差,甚至死亡率升高。 这类人群的免疫功能低下通常由疾病本身(如肿瘤、自身免疫病)、长期药物治疗(如化疗、糖皮质激素)或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等因素引起,需特别关注防护和个性化管理。
主要影响因素
- 疾病与治疗: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直接破坏免疫系统。化疗、免疫抑制剂或长期激素治疗会进一步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概率。
-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或肥胖会削弱免疫防御。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加剧免疫失衡。
风险与后果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等疾病时,病原体谱更复杂(如真菌、耐药菌),住院时间更长,30天死亡率可达正常人群的3倍。
日常管理建议
- 预防感染:注重手卫生、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 营养与作息:均衡膳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摄入),规律睡眠,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
- 医疗监测:定期复查免疫指标,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滥用抗生素。
免疫功能低下需综合干预,患者应结合医生建议调整治疗与生活习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