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野餐被不知名的虫咬了,根据症状轻重可挂皮肤科、急诊科或感染科:若仅局部红肿瘙痒优先皮肤科;出现发热、脓液或焦痂需挂感染科;若引发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立即挂急诊科!
-
皮肤科——轻微症状的首选
被咬后若皮肤出现红肿、瘙痒或轻微疼痛(如蚊虫、跳蚤叮咬),皮肤科是最佳选择。医生会开具外用激素药膏(如地塞米松乳膏)或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症状,同时指导冷敷消肿。 -
感染科——警惕毒虫或特殊病原体
若被恙虫、蜱虫等叮咬后出现焦痂、发热、脓液渗出,或近期有野外活动史,需挂感染科。此类虫咬可能携带病原体(如恙虫病立克次体),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
急诊科——严重过敏反应的救命通道
突发呼吸困难、头晕、大面积皮疹甚至休克(常见于红火蚁、蜂类叮咬过敏者),必须立即挂急诊科。急救措施包括肾上腺素注射、抗休克治疗等,延误可能危及生命。
野餐防虫小贴士:穿长袖衣裤、喷洒驱蚊液,若被咬后症状持续加重或扩散,务必及时就医!安全享受自然,从细节防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