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水稻常见病害,其症状因发病部位和类型差异显著,具体识别要点如下:
一、苗瘟
-
发病时间 :三叶期前,由种子带菌引起。
-
症状表现 :幼苗基部呈灰黑色,上部褐色,湿度大时形成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孢子)。病苗易倒伏,严重死亡。
二、叶瘟
-
发病时间 :分蘖期后,感病品种易发生。
-
症状表现 :
-
急性型 :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布满褐色霉层,发展迅速。
-
慢性型 :梭形病斑,边缘红褐色,中央灰白色,潮湿时背面有灰绿色霉层,形成“三部一线”特征。
-
三、节瘟
-
发病时间 :抽穗期,稻节出现褐色小点。
-
症状表现 :病节逐渐扩展为黑褐色,导致稻株折断或倒伏。严重时穗部变黑腐烂,形成枯白穗。
四、穗颈瘟
-
发病时间 :抽穗后期,穗颈部出现褐色小点。
-
症状表现 :小点扩展为黑褐色条斑,导致穗颈弯曲或形成白穗,严重时谷粒不充实。
五、谷粒瘟
-
发病时间 :抽穗后,颖壳变灰白色形成秕谷。
-
症状表现 :颖壳后期变褐,严重时整个颖壳变黑,导致籽粒不实或形成黑穗。
六、其他注意事项
-
病斑形态 :急性型病斑近圆形/椭圆形,慢性型梭形,边缘常伴褐色坏死线。
-
环境因素 :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病,但需避免强光直射。
-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消毒种子,发病期喷洒苯甲•丙环唑等药剂。
通过以上特征的综合判断,可有效识别稻瘟病类型,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