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房颤的处理需从控制心室率、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三方面着手。控制心室率可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将静息心率控制在 60-80 次 / 分;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采用药物复律(如胺碘酮)、电复律或导管消融手术;预防血栓栓塞需根据 CHA₂DS₂-VASc 评分,评分≥2 的男性或≥3 的女性,若无禁忌,应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如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
控制心室率时,对于运动时心室率过快的患者,需评估药物剂量并调整方案。恢复窦性心律方面,药物复律适合新发房颤,电复律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而导管消融对部分阵发性房颤及部分持续性房颤患者效果较好。在预防血栓栓塞上,除药物抗凝外,对于高出血风险且不适合长期抗凝的患者,还可考虑左心耳封堵术。
处理慢性房颤,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房颤类型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并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