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并非完全由个人缴纳,而是采用多方共担机制:我国医保体系以社会统筹为主、个人账户为辅,包含职工医保(单位+个人缴费)和居民医保(政府补贴+个人缴费)两种主要类型,其中财政补贴占比最高可达60%,特殊群体还可享受全额资助。
-
职工医保强制分担:在职人员按月缴费,单位承担工资基数的6%-10%(进入统筹账户),个人仅缴纳2%(划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满足条件可免缴。灵活就业人员需自行承担全部费用(约8%-10%),但同样享受统筹报销。
-
居民医保政府主导:覆盖城乡非就业人群,个人年缴约300-400元,同时政府配套补贴不低于610元/人(2023年标准),低保户、残疾人等群体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代缴。
-
特殊补充机制:大病保险资金直接从医保基金划拨,个人无需额外缴费;部分省市试点“惠民保”,允许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购买,进一步降低大病负担。
医保本质是风险共济制度,个人承担比例因参保类型、地区政策差异而不同,但财政和用人单位始终是重要支付方。建议根据自身就业状态选择参保方式,确保享受持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