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DIP是“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诊断-干预分组)的缩写,指基于患者诊断和医疗干预措施组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核心特点是按病种分组付费、大数据动态调整和激励医疗机构控费提质。
DIP通过将疾病诊断与治疗方式组合形成分组,每个分组对应固定支付标准,取代传统按项目付费模式。其分组依据来源于海量临床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形成典型治疗路径,确保分组的科学性和代表性。支付标准与当地医保基金总额、历史费用水平挂钩,每年动态调整以反映实际医疗成本变化。
该模式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医院优化流程,例如缩短住院天数或减少不必要的检查。DIP要求医疗机构上传完整病案数据,通过智能审核系统监测异常诊疗行为,防范过度医疗或分解住院等违规操作。对患者而言,DIP透明化的付费机制能减少不合理医疗支出,但需注意分组差异可能导致部分复杂病例报销比例降低。
医保DIP正逐步成为我国主流支付方式之一,其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和控费效果,既保障了基金安全,也推动了医疗服务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