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确实存在违规刷医保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虚假销售、串换药品、盗刷盗用等行为,但正规药店受严格监管,多数违规属个别案例。消费者可通过核对消费记录、举报异常等途径自我保护。
医保基金是重要公共资源,部分药店为牟利会伪造消费记录,将非医保药品或日用品串换为医保目录内项目,甚至盗用他人医保卡信息。这类行为直接导致医保资金流失,增加监管成本,最终损害所有参保人权益。国家医保局通过智能监控、飞行检查等手段严厉打击,近年已曝光多起典型案例,涉事药店被处以罚款、取消定点资格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消费者应主动防范三类高风险行为:一是购买与实际病情不符的药品,如用医保卡大量套取降压药;二是结算时发现药品名称与实物不符;三是医保卡外借导致异常消费记录。每次消费后建议立即通过医保APP核对项目明细,发现金额、品名不符可拨打12393投诉。保留购药小票和处方至少两年,便于追溯举证。
医保卡诈骗已入刑,涉案金额超5000元即可立案。公众既要避免主动参与套现,也要定期修改医保账户密码防止盗刷。选择定点药店时认准显眼位置悬挂的《医疗保障定点机构》标牌,这类机构纳入实时监控系统,违规风险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