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685种
关于医保报销目录中的基本药物目录,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药物目录概况
-
药品数量与分类
截至2025年3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收录药品3159种,其中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包含685种品种。这些药品覆盖临床主要治疗领域,包括重大疾病、常见病及罕见病等。
-
调整机制
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原则上每三年更新一次。调整过程中,国家卫健委组建专家库,通过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评价筛选药品,并经过多轮审核形成最终目录。
二、报销政策
-
甲类药品
-
定义 :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且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
-
报销方式 :全额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参保人自付比例低(通常为0%),剩余部分按医保比例报销。
-
-
乙类药品
-
定义 :与甲类药品类似,但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
-
报销方式 :需参保人先自付10%-30%费用,剩余部分纳入医保报销。
-
-
丙类药品
-
定义 :不在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如高档药品、进口药等。
-
报销方式 :完全自费,医保不报销。
-
三、查询方式
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官网或定点医疗机构查询具体药品是否在医保目录内,以及所属类别和报销比例。例如输入药品名称即可获取详细信息。
四、政策意义
国家通过基本药物目录的动态调整和分类管理,旨在降低患者用药成本,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基本药物优先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通过甲类、乙类、丙类分类机制实现差异化保障。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医保局官方文件及权威媒体报道,确保准确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