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医学中,高血压被称为**“血隆病”或“血隆上壅症”**(而非“京尼萨库”,京尼萨库实际为藏医对糖尿病的称呼),其核心病机是体内“隆”(生命能量)紊乱导致气血失衡,引发血压升高。藏医通过调节“隆、赤巴、培根”三因平衡,结合草药、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综合治疗。
分点论述:
-
藏医理论解析
高血压归因于“隆”能量失调(如情绪压力、过度劳累)或“赤巴”“培根”失衡,表现为气血运行受阻。藏医细分类型包括隆性、赤巴性、培根性高血压,针对性治疗更精准。 -
特色治疗方法
- 藏药疗法:常用藏红花、雪莲、红景天等草药组方(如西玛尼阿丸),活血化瘀、调节血压。
- 饮食调理:低盐低脂,推荐芹菜、山楂等降压食物,忌辛辣生冷。
- 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情绪管理(冥想减压)为核心。
-
与现代医学的异同
藏医强调气血平衡与能量调节,与现代医学的降压目标一致,但更注重整体身心调和,如通过放血疗法、温泉疗法等特色手段辅助治疗。
总结提示
藏医对高血压的防治注重“治未病”,提倡早期调理。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建议结合藏医辨证施治,同时避免混淆“京尼萨库”(糖尿病)等疾病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