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基金安全、提升服务效能、堵塞制度漏洞,通过强化监管、优化流程、推动部门协同实现“精准整改”。重点措施包括打击欺诈骗保、规范采购支付、完善数据共享机制等,形成“查改治”闭环,切实守护群众“看病钱”。
-
高压打击欺诈骗保
聚焦虚假诊疗、倒卖药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联合公安、法院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运用大数据模型筛查可疑线索。例如,2024年六部门联合行动中,全国追缴涉案资金11.4亿元,并通过典型案例曝光形成震慑。对骨科、血透等重点领域开展自查自纠,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 -
规范资金与项目管理
严格政府采购流程,落实合同分期支付和经费分担机制,避免资金滥用。部分地方通过制定《政府采购实施细则》、开展专项培训,提升采购透明度。清理长期挂账资金,如某县医保局追回超付医疗救助金并完善三级审批制度,强化内控管理。 -
优化基层服务与数据联动
推动“全省通办”覆盖基层平台,下沉医保专员指导业务,提升办事效率。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例如民政与医保系统实时比对特困人员信息,确保救助对象精准标识。部分城市还通过“医保宣传码”和电子屏投放政策知识,增强群众知晓率。 -
深化部门协同与柔性执法
加强行刑衔接,案件线索应移尽移,如临平区将违规行为纳入医疗机构考核,同时推行“轻微违约免罚”柔性措施。卫健、财政等部门联合参与基金预算下达和支出监测,动态调整额度以支持医疗机构发展。
医保整改需长期坚持动态优化,既要严打违规行为,也需通过激励机制(如连续参保提高报销额度)引导合规。未来需进一步融合智能监管与信用管理,从源头减少风险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