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门诊慢特病政策不会取消门槛费,但部分城市已实施无门槛政策,具体调整如下:
一、全国性政策调整
-
病种覆盖范围扩大
全国多地新增了多种慢特病至报销范围,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并将罕见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儿童孤独症纳入保障。
-
报销比例提升
多数城市将慢特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70%-90%,部分病种如恶性肿瘤、尿毒症透析等报销比例达90%。
-
跨省异地就医结算
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9种病种实现跨省直接结算,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二、地方性政策调整
-
无门槛政策试点
-
太原市 :自2025年1月1日起,12种病种(如冠心病、慢性活动性肝炎)不设起付标准。
-
青岛市 :自2024年6月起,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器官移植等5种病种实行“免申即享”。
-
-
结算方式优化
- 部分城市取消纸质处方流转(如惠州、张掖),要求通过医疗机构电子处方结算。
-
病种数量统一
全国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统一增至68种,城乡居民医保覆盖病种增至68种,职工医保增至67种。
三、注意事项
-
病种选择限制 :患者最多可申报2种慢特病,高血压与糖尿病不可重复申请。
-
高龄补贴调整 :8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的高龄医疗补贴取消,专项资金向慢特病保障倾斜。
2025年慢特病政策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为核心,部分地区试点取消门槛费,但全国尚未全面取消。建议参保人员关注当地医保部门最新通知,及时调整就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