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瘫是指单个肢体出现瘫痪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上肢或下肢肌力减退或完全丧失,常见于脑卒中、脊髓损伤或周围神经病变。这种症状具有突发性、不对称性特点,需要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单瘫的典型症状表现包括:
- 运动功能障碍:患肢抬举困难、抓握无力,严重时完全不能活动
- 肌张力异常:早期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后期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
- 伴随症状:约30%患者会出现患肢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
- 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常见病因诊断要点:
- 大脑皮层病变:多由脑梗塞或脑出血引起,常伴语言障碍、面瘫
- 脊髓半切损伤:典型表现为同侧肢体瘫痪伴对侧痛温觉消失
- 臂丛神经损伤:多见于外伤,伴有特定神经支配区的感觉缺失
- 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加重的单瘫伴肌肉萎缩和腱反射亢进
临床处理三大原则:
- 急性期:发病6小时内脑卒中患者需评估静脉溶栓适应症
- 康复期:采用运动疗法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改善神经功能
- 病因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神经压迫需手术干预
当出现单侧肢体突然无力时,建议立即记录症状发生时间并拨打急救电话,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康复治疗需持续3-6个月,约60%患者通过系统训练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