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省村医的职责与要求,综合相关文件及政策规定,主要包含以下“六必知”内容:
一、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
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能够处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断与治疗,对急症进行初步判断与紧急处理,并及时转诊。
-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
需掌握至少6项中医适宜技术(如中药熏洗、针灸、推拿等),并将其融入日常诊疗服务。
二、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
健康档案管理
负责建立、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与预防接种工作。
-
疾病监测与报告
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重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配合开展健康筛查与监测。
三、签约服务与转诊管理
-
家庭医生签约
与村民签订服务协议,提供签约服务内容履行情况记录,是贫困人口健康管理的责任人。
-
分级诊疗衔接
按规范办理转诊手续,引导患者合理分流,确保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机制有效运行。
四、药品与财务管理
-
药品购销规范
建立药品购销台账,确保用药安全与合规性。
-
收入与保障
年收入应达5万元以上(服务1000人以上村医),由基本工资(1000-2000元/月)+绩效工资+中医药适宜技术收入组成,依法参加养老保险。
五、职业发展与培训
-
持续学习
定期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公共卫生等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
考核与激励
根据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绩效考核,符合条件的享受财政补助与养老保障。
六、权益保障
-
合同与社保
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保,退休后累计缴费满15年可领取养老金。
-
政策落实
享受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收入保障与工作量、考核结果挂钩。
以上内容综合了甘肃省卫健委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旨在规范村医职责,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