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S波宽大畸形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室传导异常,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这些情况会导致心室除极时间延长或路径异常,从而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增宽(>0.12秒)或形态改变。
-
束支传导阻滞
- 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左心室除极延迟,QRS波呈宽大畸形(≥0.12秒),V1导联呈QS型或rS型,V6导联R波宽钝。
- 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右心室除极延迟,QRS波增宽,V1导联呈rsR'型(“兔耳征”),V6导联S波宽钝。
-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 由于存在Kent旁路,心室提前激动,QRS波起始部可见δ波(预激波),整体波群增宽,PR间期缩短。
-
心室肥厚
- 左心室肥厚:QRS波振幅增高伴轻度增宽,V5-V6导联R波显著。
- 右心室肥厚:V1导联R波增高,QRS波可能增宽,但通常不如束支阻滞明显。
-
室性心律失常
- 室性早搏(PVC)或室性心动过速(VT)时,异位起搏点导致QRS波宽大畸形,形态与窦性心律明显不同。
-
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影响
- 高钾血症:QRS波逐渐增宽,严重时可与T波融合呈正弦波。
- 钠通道阻滞剂(如奎尼丁):抑制心肌细胞除极,导致QRS波时限延长。
提示:QRS波宽大畸形需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心电图特征综合判断,必要时进一步检查(如心脏超声、电生理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