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支付是否属于“自己的钱”需要根据支付类型具体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
性质
医保个人账户内的资金属于参保人个人所有,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按比例划入,用于支付门诊、药店购药等费用。
-
使用规则
-
先使用个人账户余额支付门诊费用中的自付部分(如起付线以下、乙类先行自付等);
-
若个人账户余额不足,需自费补足。
-
二、医保统筹支付与个人自付
-
医保统筹支付
指医保目录内按规定由医保基金直接报销的费用,如住院、特定门诊等,患者无需直接支付。
-
个人自付
-
指医保目录内需患者负担的费用,包括起付线以下、乙类先行自付、按比例自付、封顶线以上及目录超限价部分;
-
例如:某患者医疗费用中,医保报销70元后,剩余30元需自付,这30元可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若余额不足则自费)。
-
总结
-
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属于个人资金,但仅限特定门诊等小额自付场景;
-
医保统筹支付 :属于医保基金支付,患者无需直接支付;
-
个人自付 :属于患者需直接承担的费用,但可通过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有额度限制)。
建议就医时仔细核对费用明细,了解报销比例及个人账户余额使用规则,避免自费金额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