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方收到货物后未按约定付款时,可采取以下法律措施:
一、协商解决
-
直接沟通 :与对方协商还款计划,可要求分期支付或减免利息;
-
书面协议 :通过邮件、短信或书面协议明确还款条款,保留证据。
二、收集证据
-
合同与协议 :保留买卖合同、发货单、收货凭证等核心证据;
-
辅助证据 :银行转账记录、电子邮件、物流单据、员工证言等可形成证据链。
三、法律途径
-
诉讼 :
-
普通诉讼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支付货款及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
时效注意 :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强制执行 :判决生效后,可申请法院查封、拍卖财产。
-
-
仲裁 :
- 若合同中有仲裁条款,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程序相对灵活但需先达成仲裁协议。
四、其他措施
-
报警与工商投诉 :对方拒绝付款且不合作时,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
申请支付令 :向基层法院提交支付令,适用于债务明确且对方财产可执行的情况。
法律依据
-
《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九条(金钱债务救济)、第五百八十四条(逾期利息损失);
-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建议优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失败后及时收集证据并选择诉讼或仲裁,避免超过诉讼时效。若涉及大额纠纷,可咨询专业律师制定维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