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终聚餐
日历上标注的“尾牙”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闽台地区的重要民俗节日,其含义和习俗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定义
-
时间节点
尾牙是农历腊月十六的祭祀活动,属于一年中祭拜土地公神的“做牙”习俗的收尾阶段。
-
名称由来
因为它是每年最后一次祭拜(十二月十六为“尾”),故称“尾牙”。而每月初二、十六的祭拜活动统称“做牙”,正月二(农历正月初二)因是土地公诞辰,特称为“头牙”。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
-
祭拜土地公
尾牙源于对土地公神的崇拜,土地公被视为守护商业活动与地方平安的象征。商家通过供品祭拜祈求来年生意兴隆。
-
商界与民间习俗
-
商人以“做牙”总结一年经营,腊月十六的尾牙成为总结与犒赏员工的时刻,常举办盛大的聚餐。
-
普通百姓也会参与祭拜活动,但规模较小,更多是家庭聚会形式。
-
三、现代演变
-
企业年会的起源
随着时间发展,尾牙与现代企业年终聚餐结合,成为企业感谢员工、总结业绩的重要活动。部分企业会穿插抽奖、表演节目等环节。
-
文化象征
尾牙象征辞旧迎新,既包含对土地公的感恩,也隐含对新一年发展的祈愿,与春节形成时间上的呼应。
四、相关习俗
-
祭拜仪式 :商家会准备丰盛供品(如水果、糕点、酒肉)在土地公神像前祭拜,有的地方会邀请村民共同参与。
-
尾牙聚餐 :企业或商家会组织员工大餐,部分企业会将尾牙与春节前的年货采购、新衣购置等活动结合。
日历中的“尾牙”既保留传统祭拜文化,又演变为兼具宗教意义与商业社交的现代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