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未依法缴纳职工医保将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和影响,具体如下:
一、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
补缴义务与滞纳金
用人单位需按《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0.5‰滞纳金,并可能被责令限期补缴或划拨社会保险费。
-
罚款与强制措施
-
欠缴金额不足1万元的,按日加收0.5‰滞纳金;
-
欠缴金额1万元以上的,按日加收0.25‰滞纳金;
-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申请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单位财产抵缴社保费。
-
-
行政处罚
直接责任人可能被罚款500-3000元,单位罚款金额可达欠缴额1-3倍。
二、对职工权益的影响
-
医疗保障中断
-
中断缴费期间(通常为3个月)无法享受医保报销,需补缴后次月恢复待遇;
-
补缴后,医保个人账户仅补划断缴期缴费额,欠费期间医疗费用需单位全额承担。
-
-
医疗费用自费
断缴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需由单位全额支付,可能给职工带来经济负担。
三、其他法律救济途径
-
劳动仲裁与诉讼
职工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单位补缴社保并赔偿损失;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社保部门投诉
可向当地社保部门举报单位违法行为,社保部门将依法调查处理。
总结
单位未缴医保不仅违法,还会对职工权益造成实质性损害。建议职工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同时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缴费义务,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