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内形成坚硬的粪石(又称粪结石)是长期便秘、饮食结构失衡或肠道功能异常导致的粪便硬化堆积现象,严重时可引发肠梗阻或黏膜损伤。其核心成因包括水分过度吸收、纤维摄入不足及肠道蠕动减缓。
主要表现与危害
- 排便困难与腹痛:粪石堵塞肠腔导致腹胀、阵发性绞痛,排便时需过度用力;
- 继发感染风险:坚硬粪块摩擦肠壁可能造成溃疡,甚至诱发局部炎症或出血;
- 儿童与老人高发:因代谢率低、肠道动力弱,更易出现顽固性粪石滞留。
关键应对措施
- 调整饮食: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芹菜),保证2000ml以上饮水量;
- 药物辅助:短期使用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软化粪便,避免依赖刺激性泻剂;
- 医疗干预:若伴随持续呕吐或便血,需通过灌肠或内镜下碎石解除梗阻。
预防粪石需建立规律排便习惯,久坐人群应增加活动量。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警惕肠道器质性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