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是肾脏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无法正常重吸收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导致体内代谢失衡。 关键病因包括肾小管损伤、糖尿病肾病、遗传性疾病(如Bartter综合征)等,典型症状为多尿、水肿、电解质紊乱,需通过尿液和血液检测确诊。
肾小管每天需重吸收约99%的肾小球滤过液,包括水、钠、钾、葡萄糖等物质。若其功能受损,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 水电解质失衡:钠、钾重吸收减少会引发低钠血症、低钾血症,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水分重吸收障碍则导致多尿或脱水。
- 营养流失:葡萄糖、氨基酸等未被重吸收时,可能出现肾性糖尿或营养不良。
- 代谢性酸中毒:碳酸氢盐重吸收障碍会打破酸碱平衡,引发疲劳、呼吸深快等症状。
常见疾病类型包括:
- 获得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管坏死(由缺血或毒素引起)、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管)、肾结石(阻塞尿路导致继发损伤)。
- 遗传性疾病:如Bartter综合征(髓袢升支钠氯重吸收障碍)和Gitelman综合征(远曲小管功能异常),表现为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诊断需结合尿液分析(如尿糖、氨基酸检测)、血液生化(电解质、肌酐)及影像学检查。治疗需针对病因:糖尿病肾病需控血糖,遗传性疾病需补充电解质,严重者可能需透析。
提示:若出现持续多尿、不明原因水肿或电解质异常,建议尽早就医检查肾功能,避免延误治疗。日常需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肾毒性药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