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及其实施细则明确了医院评审的核心内容和操作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三级医院评审工作。标准共分为三个部分,涵盖前置要求、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现场检查,总计107节364条标准,旨在推动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1. 前置要求
前置要求是评审的基础,共设3节25条评审条款。医院在评审周期内若发生不符合条款的情形,将延期一年评审,期间原等次取消,按“未定等”管理。这些条款旨在强化医院对法律法规的落实,确保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2.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
这是评审的核心部分,权重占比不低于60%。包括80节154条监测指标,内容涵盖资源配置、质量安全、服务效率等多个维度。数据采集覆盖整个评审周期,强调日常行为和客观指标的量化评价,减少突击迎检行为。对于综合医院,18个重点专业和53个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指标需纳入评审。
3.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部分共设24节185条,用于实地评审和评估医院的自我管理及持续改进能力。权重占比不高于40%,强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审结果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得分要求。
总结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细则为医院评审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通过前置要求、监测数据和现场检查的多维度评价,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医院需注重日常质量管理和绩效改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