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硬化的处理关键在于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主要包括药物控制血压血脂、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手术治疗等措施。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
-
药物治疗
- 降压治疗:首选ACEI/ARB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缬沙坦),需定期监测肾功能。严重狭窄患者慎用。
- 降脂稳斑: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延缓动脉硬化进程,目标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预防血栓,但需评估出血风险。
-
生活方式调整
- 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盐摄入<5g,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膳食纤维。
-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速血管损伤,酒精摄入需控制在每日25g以内。
- 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
-
手术治疗
- 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适用于狭窄>70%且有症状者,术后需抗凝治疗。
- 搭桥手术:复杂病变可考虑肾动脉旁路移植,多用于合并腹主动脉病变患者。
- 定期复查:术后每3-6个月超声监测血流情况,警惕再狭窄。
肾动脉硬化需终身管理,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压、肾功能及血管超声。若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肌酐升高或突发腰痛,应立即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维持正常肾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