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可能是由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或颅内感染等疾病引起的病理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头痛、喷射性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脑疝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常见病因及关键信息:
-
颅脑病变
脑肿瘤、血肿、脓肿等占位性病变直接挤压颅腔空间,或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及颅脑外伤(挫裂伤、颅内血肿)会导致脑组织水肿,容积增加。 -
感染与炎症
脑炎、脑膜炎等感染可刺激脑脊液分泌过多,同时引发血管源性或细胞毒性脑水肿。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形成的肉芽肿也会占据颅腔容积。 -
脑脊液循环障碍
先天性畸形(如导水管狭窄)或后天梗阻(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粘连)可导致脑积水,使脑脊液蓄积。静脉窦血栓等回流受阻疾病同样会升高颅内压。 -
全身性疾病
缺氧(窒息、CO中毒)、代谢紊乱(尿毒症、肝性脑病)及中毒(铅、砷)可能破坏血脑屏障,诱发脑水肿。部分内分泌疾病(如良性颅内高压)与激素水平异常相关。 -
其他诱因
药物过量(维生素A、四环素)、高血压危象或快速输注低渗液体也可能成为诱因。肥胖和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更易出现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提示: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避免用力排便或剧烈咳嗽以防颅内压骤升。长期管理需针对原发病,如手术切除肿瘤或抗感染治疗,同时监测视力及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