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房颤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血管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急性诱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酗酒)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血压和急性感染是临床中最突出的两大因素。年龄增长、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等也会显著增加急性房颤的发作风险。
-
心血管疾病是核心病因
高血压长期未控制会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和结构重塑,直接诱发房颤;冠心病患者若发生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电活动紊乱可能触发房颤;心力衰竭时心脏扩大和纤维化也会破坏正常心律。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和先天性心脏病同样属于高危因素。 -
急性诱因常为发作导火索
重症感染(如肺炎、脓毒症)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刺激心脏电信号异常;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会干扰心肌细胞膜电位;短期内大量饮酒或咖啡因摄入可能通过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发“假日心脏综合征”。 -
其他高危因素不可忽视
65岁以上人群因心脏退行性变风险倍增;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心率并引发房颤;肥胖者常合并代谢异常和睡眠呼吸暂停,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胸外科手术、肺栓塞等急症也可能突然引发房颤。
提示:若突发心悸、气短或晕厥,需警惕急性房颤可能,尤其合并慢性病或近期感染史者应尽快就医。控制基础疾病(如降压、减重)、避免诱因(如限酒、防感染)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