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房颤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如心房扩大、瓣膜病变)、心脏电生理异常(如异位起搏点)、外部诱因(如电解质紊乱、感染、酒精中毒)以及遗传因素。
1. 心脏结构异常
心脏瓣膜病变(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心房扩大或纤维化等结构异常,会导致心房内电信号传导紊乱,从而增加房颤风险。
2. 心脏电生理异常
心脏电传导系统紊乱是房颤的核心机制。心房内多个异位起搏点同时发放冲动,导致心房肌快速而不协调的颤动。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调节也可能诱发房颤。
3. 外部诱因
电解质紊乱(如钾、钙、镁失衡)、急性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低温麻醉、胸腔或心脏手术后等,都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而触发房颤。
4.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房颤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
总结
急性房颤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心脏结构、电生理异常、外部诱因和遗传因素。预防和治疗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