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房颤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核心原则为低盐、低脂、低刺激,同时保证营养均衡。重点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酒精及咖啡因,增加膳食纤维与维生素摄入,并注意少食多餐以减轻心脏负担。
-
避免高脂肪与高胆固醇食物
动物内脏、肥肉、蛋黄、油炸食品等会加重血脂异常,增加血栓风险。建议选择瘦肉、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及植物蛋白,如豆类。 -
严格限制盐分摄入
每日盐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尤其合并水肿或心衰时需进一步减少。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多用香料替代盐调味。 -
戒除刺激性饮食
酒精、浓茶、咖啡、辛辣调味品可能诱发心律紊乱。研究显示,饮酒量与房颤风险呈正相关,即使少量也可能影响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 -
优先选择高纤维与维生素食物
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需注意与抗凝药物相互作用)、水果、全谷物可维持心肌营养,同时预防便秘(用力排便可能增加血栓脱落风险)。 -
控制进食量与节奏
过饱或过饥均会加重心脏负荷,建议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肥胖患者需控制总热量,逐步减重至合理范围。 -
特殊合并症的饮食调整
若服用华法林,需稳定维生素K摄入(避免突然大量食用绿叶蔬菜);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监控血糖,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饮食管理是急性房颤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需长期坚持并结合医嘱调整。若出现心悸或消化不适,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