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房颤是一种突发的心律失常疾病,表现为心房快速无序颤动(350-600次/分),导致心悸、头晕甚至血栓风险。 关键诱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以及酗酒、电解质紊乱等外部因素,需及时干预以防卒中或心衰。
急性房颤的典型症状为突发心悸、胸闷、气短,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但仍有血栓风险。心电图检查可确诊,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f波,心室率绝对不齐。
常见病因可分为三类:
- 心脏疾病: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冠心病、心肌病等;
- 代谢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
- 急性诱因:包括感染、手术创伤、过量饮酒或咖啡因摄入。
治疗需分两步:
- 紧急处理:通过药物(如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或电复律控制心室率,血流不稳定时需立即电击复律;
- 长期管理: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射频消融术可根治部分病例,但需持续监测复发风险。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心跳紊乱或晕厥,应尽快就医排查房颤,避免延误治疗引发中风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