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内低保户就医政策以“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大病专项救助”为核心,全面覆盖门诊、住院及慢性病治疗,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政策明确低保户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享受免收住院押金、门诊统筹报销70%以上、住院费用综合报销比例超85%等核心福利,同时针对恶性肿瘤等重病提供额外救助补贴。
一、政策覆盖范围与资格认定
山西省户籍的低保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及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均可申请。资格认定需通过民政部门审核,持有效低保证或特困证至定点医院备案,系统自动识别身份后即可享受待遇。
二、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 门诊费用:普通门诊年度限额内报销70%,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升至80%,部分特殊病种可达90%。
- 住院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按85%-95%比例二次报销,年度封顶线为15万元。
三、定点医疗机构与服务优化
全省范围内覆盖超200家公立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持“先诊疗后付费”模式。低保户持社保卡或身份证就诊时,系统自动扣除医保报销部分,患者仅需支付个人承担费用。
四、大病专项救助与延伸支持
对罹患恶性肿瘤、尿毒症等25类重大疾病的低保户,除常规报销外,可申请一次性5000-20000元的大病救助金。县级民政部门对自付费用超过3万元的家庭启动“临时救助绿色通道”,最高补助5万元。
五、救助申请与材料准备
- 线上申请:通过“山西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提交低保证、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材料,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 线下办理:持上述材料至户籍所在地医保局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享受“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服务。
山西省持续优化低保户就医“兜底网”,建议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向社区或民政部门咨询最新政策细则,确保应享权益“不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