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心功能不全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表现为经规范治疗后仍无法缓解的严重心力衰竭, 核心特征包括持续呼吸困难、顽固性水肿、反复住院及极低运动耐量。其本质是心脏泵血功能严重衰竭,常规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难以改善症状,需依赖特殊治疗手段如机械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
-
病因与高危因素
多由大面积心肌梗死、晚期心肌病、严重瓣膜病变等不可逆结构性心脏病引发。关键诱因包括感染、电解质紊乱、用药不当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
典型症状与诊断
患者休息时即出现气促、端坐呼吸,伴随全身水肿、浆膜腔积液及四肢冰冷。确诊需结合超声心动图(LVEF<35%)、低血钠、持续高肺动脉压等指标,排除其他可逆因素。 -
治疗难点与突破
- 药物调整:需谨慎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但易出现耐药或副作用;
- 器械干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超滤脱水或左室辅助装置可短期改善血流动力学;
- 终极方案:心脏移植是唯一长期有效手段,但受限于供体短缺和术后排斥风险。
-
日常管理与预防
严格限盐、监测体重变化、预防感染是关键。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肾功能,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提示:顽固性心功能不全预后较差,早期控制基础心脏病、规范用药可延缓进展。若症状持续恶化,应及时就医评估高级治疗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