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近期对医保报销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重点提高普通门诊及慢性病报销比例、扩大药品目录覆盖范围、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旨在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负担。
1. 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升
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由50%调整至60%,年度支付限额从200元提高至500元;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报销比例从70%升至75%,起付线降低20%。
2. 慢性病与特殊疾病保障扩容
新增类风湿关节炎、重度抑郁症等5种慢性病纳入门诊报销范围,年度限额提高至4000元;恶性肿瘤放化疗等特殊疾病门诊费用按住院比例报销,最高支付限额与住院合并计算。
3.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更便捷
取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就医备案材料,改为“承诺制”办理;临时外出急诊未备案的参保人,报销比例由原降低15%调整为降低10%,线上备案渠道覆盖微信、支付宝等平台。
4. 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更新
将53种国家谈判药品、22种高值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肿瘤靶向药平均自付比例下降至18%;新增“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等12项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报销比例统一按85%执行。
此次调整通过提高待遇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扩大保障范围三个维度发力,参保人员可通过“成都医保”微信公众号实时查询报销明细。建议及时关注个人医保账户变动,合理规划就医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