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药店无处方的问题,整改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并按照规范格式进行撰写:
一、问题描述
明确指出药店存在无处方销售处方药的问题,可能涉及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混杂、电子处方系统故障等具体情形。
二、整改措施
根据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措施,主要包括:
-
处方药管理规范
-
严格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设置独立专柜并贴有明显标识。
-
严格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处方药,建立处方审核登记制度。
-
-
电子处方系统完善
-
检查电子处方系统是否与医保系统联网,确保手术室记账等特殊场景可正常汇总。
-
加强系统维护,修复记账无法汇总等技术问题。
-
-
人员资质与培训
-
确保所有营业人员持证上岗,药师需定期参加医保政策及药品知识培训。
-
建立处方诊断缺项专项整改机制,与临床科室协作完善诊断信息。
-
-
药品陈列与标识
-
按科别、剂型、适应症等规范分类摆放药品,设置明显标识。
-
保健品、非药品类商品与药品分开存放,不使用医保卡结算。
-
三、整改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预计可实现:
-
处方药销售100%凭处方进行;
-
电子处方系统故障率降低50%以上;
-
药品分类管理符合GSP规范;
-
员工医保政策知晓率提升80%以上。
四、后续监管
-
定期自查与第三方检查
-
每月进行内部自查,每季度邀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第三方机构检查。
-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
-
投诉处理机制
-
设立7×24小时投诉电话,及时处理患者反馈。
-
对投诉举报进行调查核实,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
-
五、总结与承诺
通过此次整改,药店将进一步提升合规水平,确保药品安全与服务质量。未来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参保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以上内容需结合药店实际情况调整,建议在整改过程中形成书面记录,作为后续监管和绩效考核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