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情况而定
个人自己缴纳社保是否划算,需根据个人身份、经济状况和保障需求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单位职工与灵活就业人员的差异
-
单位职工
仅需缴纳工资的8%作为个人部分,其余60%由单位承担,且个人账户资金可完全用于养老、医疗等保障。这种模式适合希望充分享受国家补贴和单位福利的人群。
-
灵活就业人员
需自行承担20%的社保费用,其中仅40%进入个人账户,60%进入统筹账户。若缴费年限不足或寿命较短,可能无法充分享受个人账户资金,经济压力较大。
二、缴费档次与回本时间
-
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档次 :
-
100%档 :按社会平均工资的120%缴费,约需9年回本;
-
300%档 :按社会平均工资的180%缴费,约需11年回本。 - 建议 :经济条件允许者选择较高档次以提升退休待遇,但需权衡缴费压力与长期收益。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社保与商业保险的互补性
社保是基础保障,建议在依法缴纳社保后,根据需求补充商业保险,以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
政策补贴与缴费基数
-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社保补贴(如4050人员补贴)降低缴费负担;
-
缴费基数建议参考当地职工平均工资,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缴费档次。
-
-
断缴风险与补缴
若存在社保缴费中断,需尽快补缴,否则可能影响养老金计算和医疗报销。
四、总结建议
-
单位职工 :优先选择单位参保,享受全面保障且缴费压力较小;
-
灵活就业人员 :根据经济实力选择100%-300%档位,建议尽早补缴过往社保年限;
-
两种选择均需关注政策变化,灵活调整缴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