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最终目标为男职工63周岁、女职工58周岁或55周岁退休,并新增弹性退休机制允许自愿提前或延后最多3年。 这一改革通过15年平缓过渡,避免“一刀切”冲击,同时兼顾个人选择权与养老金可持续性。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渐进延迟具体规则
男职工和原55岁退休的女职工(如女干部)每4个月延迟1个月,原50岁退休的女职工(如女工人)每2个月延迟1个月。例如,1965年4月出生的男职工,退休年龄为60岁1个月,仅延迟1个月;1975年后出生的女职工将逐步过渡至55岁退休。 -
弹性退休选择权
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可自愿提前退休(男不低于60岁,女不低于50/55岁),或与单位协商延迟退休,弹性幅度均为最长3年。例如,一名58岁女干部可选择提前至55岁退休,或延后至61岁。 -
配套措施与查询方式
官方提供退休年龄对照表和小程序(如电子社保卡),输入出生年月即可查询个人具体退休时间。养老金缴费年限也将从2030年起逐步提高至20年,鼓励“多缴多得”。 -
政策设计初衷
小步调整缓解劳动力不足压力,同时弹性机制尊重个体差异。延迟退休者养老金待遇更高,提前退休则需接受一定比例扣减,引导理性选择。
建议参保职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个性化退休方案,并提前规划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灵活就业人员需特别注意缴费连续性,以确保退休权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