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75后群体的退休年龄将实施渐进式延迟调整,男性最终延至63岁、女职工至55岁、女干部至58岁,并新增弹性退休选择权(提前或延后最长3年)。 这一改革通过15年过渡期平缓推进,1975年后出生的人群将首批受影响,具体延迟月数因性别、岗位类型及出生月份而异。
-
渐进式延迟规则
男性职工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原50岁退休的女职工每2个月延迟1个月,原55岁退休的女干部每4个月延迟1个月。例如,1975年1-2月出生的女职工,2025年退休年龄为50岁1个月;1976年9月后出生的男性需延迟3年退休。 -
弹性退休机制
职工可自愿选择提前退休(不低于原法定年龄)或与单位协商延迟退休(最长3年)。例如,1975年出生的男性最早可在60岁申请提前退休,或延至62岁8个月以提升养老金待遇。 -
75后群体差异影响
女性工人受影响最早(2025年即开始延迟),男性延迟幅度最大(部分需延至63岁)。1975年出生的女干部延迟约1年4个月,而1980年后出生的女职工可能需延至53岁退休。 -
养老金计算关联
延迟退休可增加缴费年限和账户余额,养老金相应提高。例如,男性延迟3年退休,月养老金或增300元以上;但灵活就业者需权衡补缴成本与收益。
建议75后群体及时查询官方退休年龄对照表,结合健康、职业及家庭需求规划退休方案,弹性机制为灵活选择提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