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迫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冠心病恶化的直接表现,尤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相关。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显著增加风险,而非典型症状如牙痛、上腹痛易被误诊,需高度警惕。
- 冠心病:80%的心梗由冠心病引发,长期冠状动脉狭窄或斑块破裂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放射至左臂或颈部,伴濒死感、大汗淋漓。
- 高血压:持续高压加速动脉硬化,增加斑块不稳定性。部分患者心梗前仅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或头晕,易被忽视。
-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掩盖胸痛症状,患者可能以恶心、呕吐或不明乏力为首发信号。
- 高脂血症:胆固醇沉积促使斑块形成,突发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且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需紧急就医。
- 其他诱因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血管炎等,可能通过血栓栓塞或血管痉挛间接引发心梗,症状包括下颌痛、背部灼烧感等非典型表现。
若出现持续胸痛、不明原因的上腹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静卧并拨打急救电话。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6小时内,每延迟1小时,死亡率显著上升。定期控制基础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