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规范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医疗器械经营及使用单位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与人员管理
- 组织架构完善
医疗机构均设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人员配备齐全(如质量管理员、验收员、养护员等),并明确各岗位职责。
- 资质与培训
法人及负责人具备相关资质,工作人员定期接受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质量管理的培训,确保专业能力。
- 健康管理制度
直接接触药品/器械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二、购进与验收管理
- 供应商资质审核
严格筛选供应商,要求提供合格证明文件,从合法企业购进产品。
- 验收程序规范
验收人员按标准核对外观、包装、标签及说明书,建立完整验收记录,杜绝过期/失效产品入库。
- 合格证明文件管理
所有购进产品均保存合法票据及技术文件,确保可追溯性。
三、储存与养护管理
- 分类存放
药品/器械按剂型、有效期分类摆放,药库环境符合防尘、防潮、防虫要求,配备冷藏设备。
- 养护措施
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处理破损或过期产品。
- 温湿度监控
药库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规范。
四、使用与不良事件管理
- 岗位责任明确
医护人员严格遵循调配、复核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 不良事件监测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记录并上报,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 追溯机制完善
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购进、使用、库存的全程追溯。
五、制度执行与持续改进
- 定期自查
医疗机构每月开展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形成记录。
- 培训与考核
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考核制度执行情况。
- 持续改进
根据监管要求及自查结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本单位在医疗器械管理方面符合相关规范,但需持续加强员工培训及设备维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